合肥中山医院胃肠科07-09-21电话:0551-64251111QQ:800040120 咨询在线咨询
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率日趋增高,因该病的病因病理研究方面的滞后,使药疗进展缓慢且缺乏特异性。本文仅就近10年来欧美有关UC药疗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1 氨基水杨酸类
在欧美广泛应用柳氮碘胺吡啶(SASP)和5-氨基水杨酸(5-ASA)及其类似药物治疗UC。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结肠粘膜释放白三烯,清除活性氧等损伤因子,抑制激活的白细胞产生这些物质。
2 皮质甾醇类药物
皮质甾醇类药物是治疗UC的经典药物,在当今临床仍是主要控制手段。皮质甾醇类除了广泛的抗炎作用外,对细胞因子、致炎因子的产生和作用也有其他药物无法比拟的抑制效果。传统皮质甾醇类药物如强的松龙、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口股与静注给药效果相似,对短期缓解症状有很好的效果,但易导致水钠潴留、向心性肥胖和小儿发育异常,不适于长期应用。新的皮质甾醇类如丁地去炎松、二丙酸氯地米松、强的松龙间碘苯酸、巯基可的松异戊酸脂,生物利用度低,肠道遗留多且多以灌肠给药,系统性副作用低。丁地去炎松缓释和控释剂型疗效高、不良反应低。正在试验中的丁地去炎松β-D萄糟醛酸,以前体药形式进入体内,在盲肠、结肠糟甙酶的作用下裂解为丁地去炎松发挥作用,系统吸收少,局部浓度高。该药具潜在的优势,若能将甾酸类药物副作用降低至低限度,则不仅是临床发作期的控制药,也可能成为良好的维持治疗药。
3 抗菌药
虽然细菌感染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诱因,但对抗生素的疗效存在很大分歧。Burke试验结果表明妥布霉素辅助治疗短期有效,环丙沙量和灭滴灵与传统治疗相结合也有一定效果,但另一些试验则未能验证它们的作用。在我国,抗菌药是为普通的治疗方法,几乎所有的UC均首选抗菌治疗。实践证明,喹诺酮类、咪唑类药结合氨基水杨酸类药的复方疗效佳。
4 兔疫抑制剂
氨基水杨酸类和皮质甾醇类能有效控制多数病人病情,但大约10%~15%的难治性UC,则需要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可能与UC的自身免疫性病因相关,也可能与药物的抗炎作用有关。这类病人往往伴有贫血、衰竭症状,给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带来困难,只能有选择地应用,并同时配合输血、输液等跟随支持。
6—巯基嘌呤和硫唑嘌噙对减少皮质甾醇用量成减轻炎症症状有效符合预期,尤其适用于甾醇依赖性患者。但因其潜在的不良反应,医生和患者多不愿应用。近30年的毒性研究已经证明了它们的安全性。药热、皮疹等过敏反应和骨髓抑制、感染、肝功能异常等剂量依赖性副作用发生率低且多为可逆性,通过剂量调整或停药可恢复.这类药严重的不良反应为引发肿瘤,然而研究表明用药病人肿瘤发生率并不比未用药的对照组高。
甲氨蝶呤是又一甾醇类替代性药物,在70%~80%的患者中能够显著减少甾酸类药物用量。Kamel等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表明,甲氨蝶呤肌注与口服药物动力学相似,口服给药对药物效果并无明显影响。小剂量使用负反应轻微,但因研究样本都比较小,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甲氨蝶呤长期间歇住小剂量口服对重症UC有较好的维持缓解效果。其他免疫抑制剂如氯鳖、经氯窿、露0酸等经试验也有效。
5 其他药物
短链脂肪酸用于治疗UC的机题并非筒单的提供能量,其对肠道结构、功能、基因表达均有影响,但要保证药物与肠粘膜的充分接触,约80%患者对短侵脂肪酸治疗有反应。·生理浓度(100mmol/L)的短链脂肪酸灌肠治疗活动期UC效果并不明显,达到药理浓度才有显著效果。Loeschke等的维持缓解试验及Simpson等对缓解期患者代谢的研究都说明短链脂肪酸对静止期的病例无效。短链脂肪酸与氨基水杨酸类合用效果更好。短链脂肪酸的有效部分可能主要为丁酸。与其他药物相比短链脂肪酸大的优势是它无毒性。
Gaffrey在治疗深部血栓时发现肝素可消除UC的症状。降低炎性因子如C反应蛋白、TN万等的水平为其可髓的治疗机制。但对其有效性的动物试验及临床试验结果有矛盾。
甲哌噻瘐酮、色甘酸钠等量大细胞稳定剂也用于治疗UC。甲呱噻瘐酮4mg/d,色甘酸纳200mg/d效果均不佳,加大剂量的研究有待进行。
炎性介质生成抑制剂的研究和应用为未来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白细胞活化抑制刑0PC—6535在肠炎症面积、结肠厚度、腹泻发生、白细胞浸润方面优于强的松龙和SASP。5-脂氯化酶抑制剂A-64077治疗乙状结肠镜检肠粘膜病变有改善。5-LIP0及血栓烷合成酶抑制剂E-3N46可减轻炎症。白细胞介素—4、8、10也能阻止炎症的发生和降低甾醇用量,但不能逆转已发生的结肠炎。Whrdle等报道,血小扳活化因子在结肠功能正赏时检测不到,UC活动期水平增高,其拮抗剂也是可能的治疗途径。
Sakuuai答报道,自由基破坏粘膜屏障,是UC的病因之一。Rebamiptde和芦丁具有抗氧化活性,在动物试验中表现出减轻炎症、缓解病灶的作用,期待将来应用于临床。
乙酰氨基葡萄糖口服有强大的疗效,而且本身无毒,适用于儿科。枸橼酸铋灌肠也有疗效,而且血药浓度低。口服非致病性大肠杆菌缓解和预防复发效果与mesalazine相仿。Thmomas报道,合成的维生素D3类似物Calcipotriol体外试验能控制炎症,防止症的发生。
药物以脂质体包裹,降低系统药物吸收,增加肠代谢、肠粘膜对脂质体的吸收,还可提高药物的持久释放.用脂质体制作靶向和缓释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炎是制剂的发展趋势。
以上是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疗进展 ”的相关信息,如果您有疑问请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