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寿县的60岁的郎女士,两天前忽然出现右上腹疼痛、疼痛剧烈时还会呕吐,并放射至右肩背部。于当地医院就诊后,查彩超显示“胆囊结石、胆囊炎、肝囊肿、脂肪肝”,保守治疗后症状未能缓解,当地医院要进行开放手术。
听到要进行开放手术,郎女士及家属不大愿意了,经打听后了解到我院广泛开展微创腹腔镜手术,并且长期进行胆囊疾病的诊疗,患者反馈不错,于是来到我院寻求治疗。
郎女士在经过查体以及腹部CT检查后,初步考虑“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住进外科病房。
经外科团队讨论,反复考虑多种因素,最后选择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在了解病情后同意手术治疗。
术中置入腹腔镜后探查到腹腔广泛粘粘,胆囊呈急性坏疽性改变,并且胆囊内充满大小不等的结石。
经过一系列困难的操作下,成功为郎女士进行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腹腔粘粘松解术”。
手术顺利,术后患者麻醉很快清醒返回病房,并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
术后第三天,外科苏具轩主任及外科团队查房时询问查看郎女士恢复情况,郎女士恢复良好,对外科团队表达了感谢之情。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早期的情况与急性胆囊炎的症状是一样的,主要症状为右上腹痛或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与发热,局部体征是右上腹有压痛。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结局是什么?
许多临床研究认为坏疽性胆囊是急性胆囊炎的最终阶段,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引发弥漫性腹膜炎、胆囊周围脓肿、胆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感染性休克死亡。
发生胆囊坏疽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1、肥胖和高脂血症:肥胖及高脂血症会诱发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胆囊血运功能障碍。
2、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患者。
3、老年人: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和应激反应能力迟钝,加之老年人腹部肌肉萎缩,皮下脂肪增多,对腹腔炎症反应不典型,可能将急性胆囊炎拖入坏疽状态。
4、炎症较高及高热状态。
5、肝功能损害较高者。
(4.5以上两点说明急性胆囊炎症状向坏的趋势进展,需及时手术干预)
6、胆囊炎经常发作者,胆囊壁长期处于炎症刺激状态,引起胆囊壁增厚、水肿,促使胆囊壁血管痉挛或闭塞,造成胆囊壁血运功能不好,导致坏疽;若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则胆囊肿大、水肿更加厉害,增加胆囊坏疽发生率。
7、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管疾病患者会因为血管病变,引起胆囊壁血流受阻,造成胆囊血运功能障碍,增加坏疽发生率。
因此当我们出现腹痛,考虑急性胆囊炎疾病的时候,还是需要听从医师的建议,早治疗,早康复,以免因将疾病拖入“病入膏盲”状态再想到需要治疗,可能会因此带来更多的机体损伤。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