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的克星
慢性鼻窦炎常有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夜间加剧,以至于睡眠时只能张口呼吸。鼻涕多而粘稠,有时呈黄脓状,不易擤出;有时可引起咽喉部异物感、咽痛、咽痒、咳嗽等。病人还可有头痛,表现为晨起轻午后重,或晨起重午后轻,也可以是整天头痛。
以往传统的鼻窦手术方式大多是切除窦内全部粘膜,并建立鼻窦与鼻腔之间长期稳定的引流和通气渠道。20世纪70年代提出“功能性”鼻窦手术的概念后,主张仅需切除不可逆性病变粘膜,保留正常粘膜。但传统的鼻窦手术方式普遍存在视野狭窄、照明不清、一定程度的盲目操作及病变切除不、创伤较大和面部留有疤痕等缺点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实际上是一根直径为4毫米的细长硬性镜子,配有冷光源 摄像机和显示器。就好像将医生的眼睛拉得又长又细,深入病人的鼻腔内,使深藏在鼻腔内的一切,在显示器上清晰的显示出来。然后,医生根据显示器上的图像进行手术,整个过程一目了然。
功能性鼻内窥镜克服了传统鼻窦手术的缺点,使临床治愈率提高到80-90%,是目前为止国内外鼻窦炎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这种手术的优点是:术中照明清晰,全方位视野,操作精细,创伤小,面部无疤痕,能清除病变又能保留正常组织和结构,双侧鼻腔可以同时进行。手术前病人只需拍摄鼻窦CT片,已明确炎症的部位和程度以及有无畸形,为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病人术后复诊非常重要。手术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取决于术后的门诊随访。因为鼻腔伤口的痊愈和粘膜功能的恢复,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在此期间,鼻腔内可能会有肉芽、囊泡、痂皮、粘连形成,如果不及时清除,堵塞了窦口,鼻窦炎又会很快复发。因此,病人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定期去医院复诊。此外,术后用药也不可忽视,如口服一些抗生素,抗过敏药,皮质激素,化痰药。每日还可用药液冲洗鼻腔,持续要1个月,以使鼻腔通气改善,鼻涕减少,头痛消失。此外,术后3个月应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内窥镜检查,一旦发现有鼻息肉复发迹象,尽早将它扼杀于萌芽之中。